文化人的花式“喷人”语录,怼得你说不出话!
看这些古人如何花式骂人!
怼得你说不出话!
01.
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!
这句诗是后蜀皇帝孟昶的花蕊夫人所写。
描绘出蜀军“十四万人齐解甲”的投降场面。
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,而后蜀则有“十四万人”之众。以数倍于敌的兵力,背城借一,即使面临强敌,当无亡国之理。
“十四万人”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,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,当然是语带夸张,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:可耻在于不战而亡。
02.
夏虫不可以语于冰
这句话出自《庄子》,意思是夏天的虫子,它的生命是短暂的,不可能活动冬天,而你去跟它讲冬天的冰雪,很显然是对牛弹琴。
这里的“夏虫”指的是见识浅薄的人,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就是“我和你没共同语言”。
在明末凌濛初所写的《二刻拍案惊奇》中曾言道“郎如此眼光浅,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”。这句话被后人广泛使用。
03.
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!
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
《相鼠》大约是《诗经》里骂人最露骨、最直接、最解恨的一首。
如果做一个人,而没应有的礼仪,那活着还能做什么呢?倒不如死了好些。
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,就是说“你还要脸吗?”
这首诗主要是讽刺君王天天不干正事,只知道吃喝玩乐,没皮没脸,丢尽了颜面。
04.
人不通古今,襟裾马牛;
士不晓廉耻,衣冠狗彘。
这句话出自《小窗幽记》。
意思就是人要是知道古今的道理,就如同穿着衣服的牛马一般;读书人要是不知道廉耻,就像穿衣戴帽的猪狗一样。
简单来说就是衣冠禽兽,猪狗不如。
05.
何不以溺自照?
这句话的伤害指数更高,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颢的《大全集拾遗》。
其中有一句话就说“何不以溺自照”,这里的“溺”就是“撒尿”的意思。
全文的意思是“你怎么不撒泡尿看看你自己呢?”
我们形容一个人不知分寸,不知好歹的时候,经常说这句话,原出处其实在这里。
06.
老而不死,是为贼!
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:子曰:“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,是为贼!”
这一句是孔子对原壤说的,意思是你这么老了,又没有什么德行,岂不是变成了害人虫。
此句指明了孔子的本意,即:人老了更应该给别人做个好榜样,丝毫没有不“尊老”的意思。
一个人要对社会做出贡献,即便垂垂老矣,也要有德行,不能祸害子孙,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。如果只知道倚老卖老,最后就会丢掉尊严和颜面,那可真和孔子说的一样,成为一名“贼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