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和借分别什么意思(“借”和“贷”是如何成为记账符号的?)
阅读:100 2025-03-22 05:28:37
“借”和“贷”如何成为记账符号,需要从十二、十三世纪意大利北方城市共和国佛洛伦萨谈起。
1096年十字军东征运动发生后,伊斯兰教对地中海的封锁与控制被打破,海路逐渐畅通,商品经济发展,带来货币经济的发展。从12世纪起,佛洛伦萨成为意大利北部最大手工业中心,银钱业很快迎来自己兴旺发达的时代。从13世纪末叶起,佛洛伦萨注册的银行便在100家以上。
早期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代客户存款,业务的对应关系很明确,客户存入多少,银行就接受多少,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复式记账的思想与行为。
随着银行开展贷款业务,一笔业务涉及到对应的两方,一方是借主,另一方是贷主,借主和贷主之间存在财产所有权转移问题,记账时必须明确相对应的两方,单记一笔便无法完成簿记的使命,所以在账簿上便划分出两个相对应的记账地位,一方为借主地位,另一方为贷主地位,复制簿记的思想与行为便产生了。
当银行才客户转账业务出现后,银行业务进一步复杂化,银行簿记在处理日趋复杂的借贷与清算关系中,一方面必须明确人格化了的账户,另一方面必须把借贷两个记账地位在账簿中有规律地固定下来。由此,借与贷便在初始阶段成为处理复杂记录的标号,后来由标号之称改为记账符号,借贷复式记账对账目的处理便规律化了。
从此,“借”和“贷”在复式记账法中就丧失了自己的本意,而仅仅是表示记账方向的记账符号。
相关推荐